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
由于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,世界上的粮食出口国限制、禁止粮食出口。粮食安全成为世界性的话题。虽然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问题。但是,危机依然存在。一是中国的大豆对外依赖度高,二是玉米大量进口。三是中国的粮食种子、蔬菜种子依赖进口。一个国家,没有种子安全,粮食安全就无从谈起!
建国以来,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,不畏艰险,努力奋斗,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优质粮食、蔬菜种子。确保了中国的粮食安全、食品安全。涌现出了一大批袁隆平式、李登海式的农业科学家。
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与海水稻方面世界第一!杂交水稻的成功,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。南繁可将育种周期缩短50%,使超级稻单产不断取得突破,时间至少提前12年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,海南气候独特,特别是位于三亚、乐东、陵水等地的南繁基地,是冬季育种制种不可替代的宝地,为我国种业发展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。
要真真正正保障中国的种子安全,就必须造就众多袁隆平式的农业科学家,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一切必须的经费、先进的设备、场地。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待遇。在全社会营造科学家光荣的氛围。使科学家成为人人学习的榜样!
其次,要进一步发挥南繁的优势。确保南繁的良种用地万无一失。把南繁充分利用好!加速中国良种化的进程。
确保中国的种子安全,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。需要各级党委、政府、农业科研院校、一切涉农部门,一切农业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,长期奋斗,真抓实干。只有种子的真正安全,才有粮食的真正安全!
综上所述,努力实现中国的种子安全,势在必行,刻不容缓!